保育類唐水蛇與茭白筍共生 動植物生態共存共榮

羅東林管處為了保育生態同時兼顧農民生產,近年來在新北三芝進行生態保全型友善農法,不但讓保育類的柴棺龜、唐水蛇及鉛色水蛇進行棲地保護,也讓農友種出高經濟價值的茭白筍,成功的推出「水蛇腰 美人腿」的茭白筍農產品,還獲得綠色保育標章認證。

唐水蛇是台灣二級保育動物,屬於典型的半水棲性蛇類,近年來因為農地變遷、棲地環境劣化,唐水蛇數量大幅減少。因此,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計畫,在台北三芝推動保育與農業能兼容的友善生產環境,為唐水蛇營造健康棲息空間。羅東林管處表示,新北三芝張姓農戶水梯田正因灌溉水源獨立,環境狀況良好,發現有有柴棺龜(保育類I級)、唐水蛇(保育類II級)及鉛色水蛇(保育類III級)等瀕危物種棲息,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委託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輔導農戶轉型生態保全型友善農法,最為顯著的瀕危物種唐水蛇進行保護,於是孕育出「水蛇腰 美人腿」的茭白筍農產品,今獲得綠色保育標章認證,正肯定了農戶對唐水蛇保育的付出及堅持。

「水蛇腰 美人腿」的茭白筍農產品,未來每年10至11月所產的茭白筍,已可標上綠色保育標章,期望讓消費者除入口水蛇腰茭白筍吃起來的甘甜飽滿外,也能清楚了解「水蛇腰美人腿」這個品牌是以保育瀕危的唐水蛇為主要訴求的農產品,未來更可推動當地產業方式的調整,達成生態、生產、生活等三生共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