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五年國中小9000人免費喝豆漿 讓食農教育真正從產地到餐桌

為了扶持台灣在地豆農,同時配合政府大糧倉計畫,羅東鎮農會今(13)日從羅東公正國小出發,再度開啟食農列車推動國產豆漿入校園,持續第5年提供鎮內國中小學生免費豆漿,希望用台灣好豆,讓學童更健康也讓食農教育向下札根
羅東農會支持在地豆農,以用台灣好豆做出好豆奶的精神來推廣產銷履歷豆漿,106年起農會就結合學校營養午餐,免費提供國產豆漿給羅東鎮國中小學童飲用,而且從品質和到運送都能看到羅東農會的用心,前來見証的農糧署東區分署秘書劉向正說,羅東農會非常用心,早期黃豆都是進口,過程容易受到污染,羅東農會除了使用嚴選有機的國產黃豆之外還有二個地方非常注重,一是使用玻璃瓶裝,沒有塑化劑的疑慮和一般都是有塑膠瓶大大不同,另外一般黃豆每公斤二十多塊,羅東農會以每公斤六十多塊向在地農友購買,就是希望使用最在地的食材,做出最健康的豆漿出來。目前宜蘭縣共有9000位國中小學生可以喝到羅東農會的營養豆槳,而這些豆漿都是在地青農和花蓮農改場辛苦耕種和改良的成果,讓學童不只能吃到台灣健康好豆,更能了解友善環境裡的食農教育,花蓮農改場秘書宣太平表示,學生目前吃到的豆漿用的是本土的豆子也是花蓮農改場在民國60多年前改良的品種,第二它是在地生長,宜蘭多雨,能種出這麼好的豆子非常不容易,再來豆子在種植時會產生根瘤菌,這種菌種對土地非常好,可以讓土壤不用太多施肥,有助地利。

前來參加這場食農列車啟動活動的縣長林姿妙就表示,縣府所有經費都可以省下,唯獨教育經費不能省,今天能讓小朋友吃到這麼營養有機的豆漿,進一步還能幫助青農這是一舉多得,希望所有學童都能健康的長大。羅東鎮農會理事長陳漢鍾表示,農會持續配合政府大糧倉計畫,並確保在地農業多元化經營,積極推動食農教育、推廣在地消費並符合永續經營的國際潮流,朝向「環境保護、土壤利用及地產地消」的目的前進,這次免費提供羅東鎮內國中小學童飲用高品質國產豆漿,是希望增加國產大豆的使用量以及透過食農教育深入學校,提高學校、學童及家長對國產大豆及豆漿的認同。



羅東農會表示,邁入第五年的國產豆漿進入校園活動,未來將朝全宜蘭縣校園邁進,也將更大力推廣國產五穀雜糧的耕作及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