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糖協主辦 宜大、耕莘合作協辦 4大議題繁榮農林產業

為了讓台灣農業更多元,帶動農村與原鄉經濟,宜蘭大學昨(21)日在校內舉辦了一場國際研討會,邀請到國外專家以及國內成功業者,做專題演說,宜蘭大學更以智慧養蜂為主題,結合林下經濟,讓農業與林業達同生共榮的效果

這場由台灣糖業協會主辦的國際論壇,主要針對智慧養蜂、食農教育、林下經濟及遊憩觀光四大議題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演說,特別是林下養蜂對台灣有機農業如何能帶來更好的效益,邀請到台灣糖業協會郭步雲董事長、台灣授粉蜂種蜂蜜與蜂產品學會陳春男等貴賓到場指導,前來參加的農糧署東區分署長徐煇妃說,林下養蜂除了幫助林農的經濟外,對於生態平衡、植物授粉都非常有幫助的,也藉由這樣的方式增加觀光遊憩,而林下經濟是適合申請有機農業的,在宜蘭冬山就有許多民眾種植段木香菇,對此農委會都非常鼓勵而且樂易協助。林下養蜂除了是有機產業重要一環外,它也是里山倡議的重要核心,台灣除了養蜂己經看到成果外,林務局更放寛標準,增加許多項目進入林區,讓林農或原民有更好的收入,宜蘭大學原專班主任陳怡伶教授說,林下經濟是要跟里山結合的,跟本精神就是也就是不要破壞林業,林務局在2016年通過包括四項林下做作,包括養蜂、段木香菇、木耳、金線蓮,現在還有台灣山茶、馬告和咖啡,期望就是做到農業和林業雙贏。


耕莘專校黃秉炘副校長也表示,校方從循環經濟的農棄物開始,結合林下經濟的養蜂從做米糠酒,到研發了野蜜白酒,並得到今年世界品質大賞的金牌獎,在疫情嚴重時更把野蜜白酒加上蜂膠及橘皮做成口腔噴劑,成了防疫最佳利器。這場國際研討會同時還邀請了馬來西亞的專家RICKY視訊解說當地無螯蜂的養殖和產品開發,RICKY KONG表示,無刺(螯)蜂在馬來西雅的蜂群每個蜂群可以生產一到四公斤,養殖無刺(螯)蜂最大的好處是在全世界遭到蜜蜂不集體死亡時,無刺蜂因為更有耐力對環境更有適應力,對於疾病和和有害物的抵抗力也比一般蜂種強,甚至在對植物授粉的經驗中,對椰子的產量提高了百分之三十,目前極力在發展無螯蜂產品,包括無螯蜂的咖啡粉,咖啡飲,發酵飲及護膚產品等。




這場座談另外也邀請了用蒲草做成環保吸管的玩艸植造公司張柏燊先先、微醺農場負責人黃衍勳、在一起地域循環變計公司邱榮漢執行長前來分享創業經驗,讓參加的來賓與學生收獲滿滿,現場還有宜大食品系師生創所的蜂蜜糕點美食,是一場美食和食農智識的成果交流更是產官學合作成功的發表會。
